鸡的不同品种、品系或其他种用类群杂交后,所产生的后代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势及生产性能等方面优于其亲本的纯繁类群,这种现象称为杂种优势。杂种优势的利用在我国早已引起注意,并具体应用于马与驴杂交产生了骡。近半个世纪以来,杂种优势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更为广泛。
目前在发达国家中,肉用仔鸡和商品蛋鸡几乎全部是杂种,商品肉猪百分之八九十是杂交化,利用杂种优势已成为工厂化畜牧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杂种优势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优良显性基因的互补和群体中杂合子频率的增加,从而抑制或减弱了更多的不良基因的作用,提高了整个群体的平均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
但是,并非所有的“杂种”都有“优势”。如果亲本群体缺乏优良基因,或亲本群体纯度很差,或两亲本群体在主要经济性状上基因频率没有太大的差异,或在主要性状上两亲本群体所具有的基因的显性与上位效应都很小,或杂种缺乏充分发挥杂种优势的环境条件,这样都不能表现出理想的杂种优势。
因此,要更好地利用商品肉鸡的杂种优势,必须做好杂交亲本种鸡的选优提纯和杂交组合的选择,并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
在杂交制种过程中,不同种群间的配合力是不一样的,只有配合力好的种群间杂交,才能获得理想的杂种优势。因此,商品肉鸡的配套杂交,需要进行杂交组合试验即配合力测定,从大量的杂交组合中找出最佳杂交组合而形成配套对子,它们的配合力最好,杂种优势率最高。
目前商品肉鸡的配套杂交方式主要有二元杂交(简单杂交)、三元杂交和四元杂交(双杂交)三种。
二元杂交,指两个不同品种或品系鸡杂交一次,子一代杂种全部用于商品生产。其优点是简单易行,优势明显,配合力也易测定。缺点是每代都得保持纯种品系,耗费较大;杂交种不能继续利用。
三元杂交,指三个不同品种或品系之间的杂交。先用其中两个品种或品系进行杂交,获得的子一代杂种母鸡再与第三个品种或品系的公鸡进行杂交,产生的子二代杂种全部用于商品生产。二元杂交用于商品肉鸡生产,其生产成绩好于二元杂交,制种成本低于四元杂交。
四元杂交,指四个不同品种或品系之间的杂交。四个品种或品系先两两杂交,获得的两个子一代杂种再次杂交,产生的子二代杂种全部用于商品生产。商品肉鸡的四元杂交常应用四个近交系杂交。
因近交系一般生活力都较低,通过两个近交系杂交后生活力恢复正常。再把两个近交系杂一代杂交,获得的双杂交后代不仅获得了四个近交系的优点而且生活力强,生产性能有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