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无图版 |
农业产业信息网
 
当前位置: 农业网 » 技术 » 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 » 蜜蜂养殖 » 正文

清溪“五代养蜂人”如何传承焕新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4-23  来源:天天快报  作者:一時半刻  浏览次数:1
核心提示:城市•人文•藝術一时半刻与文化周末报联合策题这是一时半刻第772篇文章传统技艺曾是不同时代的人们,根据地域环境和生活需求

城市•人文•藝術

一时半刻与文化周末报联合策题

这是一时半刻第772篇文章

传统技艺曾是不同时代的人们,根据地域环境和生活需求所形成的技能,承载着血脉与乡愁。

东莞荔枝蜜酿造传统技艺发展至今,如何不断适应现代化和市场化,在传承中重获新生?

(图左)梁伟东跟养蜂员研究峰王胚胎

惊蛰时节,万物新生,在清溪荔枝蜜酿造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梁伟东带领下,笔者走进清溪铁松村,在蜂场上翻开这一篇甜蜜酿造的祖传历史。

01

荔枝花开引蜂蜜

祖传药材秘方

荔枝蜜是中国南方地区生产的上等蜂蜜,颜色多为琥珀色,芳香馥郁,带浓烈荔枝花香,蜜源分布于我国华南地区。

明代东莞就已经出现「千树荔」大规模荔枝园。据《崇祯东莞县志》和《康熙东莞县志》载,蜜自古就是东莞主要产物之一。

早在1915年,养蜂酿蜜在清溪遍地开花,梁伟东的曾祖父梁顺章开始养蜂,其产出的荔枝蜜以色、香、味俱全而闻名。荔枝花酿出的蜜,有蜂蜜之清润,却无荔枝之燥热,有特殊的生津、益血、理气之功效,荔枝蜜一时声名鹊起。

从香港带回祖传采蜜工具

随着荔枝蜜酿造逐渐成型,梁顺章将养蜂技术传授给了梁伟东的祖父梁金祥。1949年,梁金祥移居香港新界继续从事养蜂业。

梁伟东说,祖父当时除了养蜂,其研究出具有益气镇痛的天麻蜜、补气安神的灵芝蜜、消肿解毒的蒡蜜等产品,在香港新界和周边地区很受欢迎。梁金祥把养蜂技艺和药材蜂蜜的秘方,传给了梁伟东的父亲梁伯生。

1983年梁伯生前往香港新界,帮助父亲养蜂酿蜜,把药材蜂蜜品种扩充到10多种,在当地常常供不应求,现在只要跟香港的养蜂人提起「东莞佬」,大家都知道是梁伯生。

02

父亲香港退休回莞

带领贫困村民养蜂创业

随梁伟东走进养蜂场,笔者看见,在没有穿任何防护服情况下,其父梁伯生熟练地打开封箱,取出一个蜂巢。蜜蜂密密麻麻飞出来,爬在他身上,养蜂几十年的梁伯生镇定自若,「天气好的时候蜜蜂一般不蛰人,下雨天就难说。」

梁伯生拿出蜂巢

2007年,梁伯生回到家乡清溪铁松村,看见漫山遍野的果树,梁伯生退休也闲不住,决定重操旧业。当时梁伯生了解到村民的生活困境后,无偿贡献出养蜂手艺,并垫资带领村民创业。

梁添寿是第一个跟着梁伯生养蜂的村民。那时失业在家的梁添寿,经常去山上悠转,遇见梁伯生,交谈之下,梁添寿对养蜂产生了兴趣。

梁伯生手把手把养蜂技术教给梁添寿,免费提供5箱的蜜蜂成本给对方。梁添寿养蜂之后,一个季度的收入约有3万元,相当于他原来做工人的全年收入。

03

子承父业

传承焕新生

清溪铁松村养蜂的村民越来越多,梁伯生意识到,单纯养蜂不能真正改善村民收入,可他并不懂如何打开蜂蜜市场,同时考虑到祖传药材蜂蜜秘方将会失传的问题,他想到在广州做贸易的儿子梁伟东。

梁伟东并不想回清溪继承家业。「当时我在广州的贸易公司发展得很稳定,每年盈利100多万,不太愿意回来,老爸打了十多通电话,一直劝说希望我回来继承养蜂事业。」

每当梁伟东回家探望父亲,看见父老乡亲喝茶聊天,听见他们诉说生活艰辛。「村民都是勤快的人,只是缺乏资金和技术。」梁伟东考察后,最终还是回到清溪,跟父亲一起带领村民创业。

2012年7月,梁伯生和梁伟东联合部分村民,自发成立清溪峻银蜂蜜合作社,以「农户+合作社」生产模式,资助当地贫困户从事蜜蜂养殖,合作社给农户提供蜜蜂「本钱」,再由合作社去回购农户生产的蜂蜜。

梁伯生与养蜂学员韦女士在蜂场检查蜂巢

合作社的蜂蜜产品

回想合作社成立之初,梁伟东时常困扰,刚采集的蜂蜜有15%的水分和杂质,如果不及时过滤,发酵后蜂蜜带有酸味,表面出现白色泡沫,很容易让顾客误以为蜂蜜过期了。

他研究出一台蜂蜜水分、杂质过滤器。独家技术进行科学脱水提纯,使蜂蜜保质期延长到三年,并保证开水冲泡不会发酸,不破坏蜂蜜的营养。

梁伟东拿出一瓶荔枝蜜冲泡,勺子可以清晰看出蜂蜜拉丝的粘稠状,沸腾的热水与蜂蜜混合,一股花香甜味袭来。其荔枝蜜酿造技艺在2018年已被评定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04

第五代传承人

荔枝树下的酿蜜女孩

回来家乡清溪常驻,梁伟东与女儿梁镁悦的见面越来越少。广州读书的梁镁悦,逢节假日都会跟着父亲和爷爷来到清溪山上的蜂场,学习如何打蜜、提纯、包装。

除了可以多跟家人见面之外,梁镁悦想将这份甜蜜事业传承下去。梁伟东说,「养蜂是个辛苦行业,对女孩来说不是很合适。想起当年父亲叫我回来,我也拒绝过,不过看到她不嫌劳累,养蜂技术还掌握不错,我也很开心。」

爷爷梁伯生对于孙女加入养蜂业非常欣慰,祖传下来的养蜂技术和药材蜂蜜总算是后继有人了。

对于梁伯生这样老一辈技艺人而言,他们苦苦坚守和传承发扬,是作为手艺人的本分与责任。

很多传统技艺脱离了当代人的情感和生活需要,变得鲜有人问津,光靠「守」显然是行不通了。

梁伟东选择将荔枝蜜酿造技艺改良创新,已见成效。新生代梁镁悦主动喜欢酿蜜并愿意传承,但传承发展仍是漫长之路。

如采蜜的工蜂们,不辞辛劳,无畏穿行雨障风墙,才能为人类酿造出甘美的蜜糖。

品牌推广/活动策划

朱小姐 13790292173

( 微信与电话同步 )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编微信,向我们供稿和进入微信群(添加请备注来源)。

农业产业信息网二维码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资讯来自网络,转载是出于促进信息交流、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本文清溪“五代养蜂人”如何传承焕新生?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请告之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本文链接:http://www.d1cy.com/jishu/201904/23/198930.html

[ 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对清溪“五代养蜂人”如何传承焕新生?的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京ICP备102030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