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进程越走越远,发挥出了巨大的效能,为农业变革带来了新的希望。虽说国内智慧农业起步晚,目前农业发展落后于国外,但各大科技巨头们的涌入,为国内智慧农业建设注入了活力,同时还可以借鉴国外智慧农业的发展,结合自身优势,开拓独特的智慧农业道路。
这不,前两日又有消息称,继网易、阿里之后,京东也要加入AI养猪产业了。11月20日上午,在刘强东批准下,京东正式宣布成立京东农牧,进军养猪业。
为什么各大巨头们都热衷于养猪呢?因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有7亿头生猪出栏,出栏量占全球的55%以上,市场规模达到1.1万亿元,但中国每公斤猪肉的饲料成本是美国2倍,人力成本是美国的5倍,也就是说中国养一头猪美国能养两头。
从前,养猪算得上是底层劳动,我们对它的印象是又脏又臭又累。但京东这次却和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合作,推出了一套人工智能养猪方案,彻底颠覆了传统猪农的做法,也为猪们创造了一个新世界。
京东首先会给每一头猪建立电子档案,每头猪都会生成一个唯一代码,它的生日、它的父母和后代都能准确记录下来。通过“刷猪脸”不仅可以了解每一头猪的健康情况,包括猪的进食量、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
而且,一头猪要是生病了,刷一下猪脸,就能查到它从出生到现在的所有记录,包括什么疾病史、用药史、生长信息、免疫信息、实时身体情况等,可以帮助饲养员更快的找到病情的根源,对症下药。
京东农牧利用AI技术,研发了一套适应养猪各个环节的智能设备,比如智能摄像头、喂猪机器人、巡检机器人、伸缩式半限位猪栏等等,先进的设备解放了猪农,不用喂猪,不用清扫,大部分繁重的体力活将被机器取代。
京东的这套设备还可以智能收集到猪场里面的环境数据,然后通过分析,能自动对风机、水帘、暖气等设备进行调节,保证猪场的空气、温度、湿度维持在适合猪们健康生长的最佳状态。在这种环境下生长出来的肉,品质更好,口感更佳。目前,京东已和国内多家养猪集团合作成立了实验室。
其实,科技巨头进军养猪业,京东不是第一个,早在2009年,网易的丁磊就宣布他要开始养猪了,不过他的主题是互联网+养猪,要在网上搞养猪公开课,教大家怎么养好猪。其次是阿里,阿里也采用AI技术养猪,在猪场使用ET大脑。今年云栖大会上推出的阿里云ET农业大脑,主打农业资料数据化、农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智慧农事系统和全链路溯源管理。
同样的,在今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李彦宏表示:随着百度大脑不断从技术层面向应用层面的进化过渡,百度人工智能正全面展开国民经济产业层面的应用落地。就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拓展层面来讲,百度以技术赋能“种粮”的方式助力农业产业现代化升级。
另一边,在两年前,腾讯就开始了基于AI技术养鹅项目的筹备工作,今年年初,腾讯的AI养鹅项目在贵州正式开展试点。
据了解,该项目基于腾讯自主研发的T-block(腾讯积木)技术而展开,依托此技术实现对“鹅厂”进行动态、实时、可视化的管理和远程操作。同时,腾讯AI团队将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研发出一套适用于鹅的鹅脸识别技术解决方案,用以实现对每只鹅进行建档、投食等精细化管理。此外,为将打破鹅与人的沟通壁垒或将给出“鹅语翻译”方案。
未来,打开手机APP或者小程序,每个人都可以在云端养几只猪、种个一亩三分地,现实的养殖场、稻田里就真的会有机器人在帮我们打理。智能AI+农业,在巨头们的带领下,未来行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我们与国外的差距也将会进一步缩小,实现独具中国特色的智慧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