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无图版 |
农业产业信息网
 
当前位置: 农业网 » 技术 » 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 » 兔子养殖 » 正文

养兔技术 兔传染性口腔炎症状及预防治疗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5-04  来源:天天快报  作者:毛氏部落  浏览次数:45
核心提示:传染性口腔炎是由水泡性口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口腔粘膜发生水泡性炎症,并大量流涎,因此又称“流涎病”、“流

传染性口腔炎是由水泡性口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口腔粘膜发生水泡性炎症,并大量流涎,因此又称“流涎病”、“流嘴水”,多发生于20~90日龄的仔幼,常是整窝同群感染。

一、传染性口腔炎发生原因

1、饲养管理不当、饲料霉变或带刺。

2、家兔吃了被病毒污染的饲料所致。

二、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口腔粘膜潮红、充血、肿胀(吃食小心缓慢,随后唇舌口腔粘膜出现小水泡。破裂后形成烂斑和溃疡,因而大量流涎。流出的水涎并有灼热感,使下 颚、肉髯、颈和胸部水湿。因水涎病毒的浸染而发生炎症和脱毛,如不及时治疗,易造成整窝和大批死亡。

三、预防治疗措施

1、治疗措施

如发生传染性口腔炎应上对病兔隔离治疗。可用复方新诺明(sMz)、磺胺二甲基嘧啶(sM2)或 土霉素研末撒于口中。没有病的同窝同群兔也立即用sMz、 sM2、土霉素等拌料喂服。用量每只兔0.125~0.25克,或用冰硼散敷口。中药可用“六神丸”、“保赤丸”、“消炎丸” 治疗,用板蓝根冲剂饮水,用金银花、野菊花煎汤饮水或拌料都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2、预防措施

平时加强饲养管理,食槽、水槽等用具勤刷洗消毒、暴晒或水煮。特别是在夏季,腐烂或吃剩下的饲料一 定要清除,并用烧碱水刷洗食槽。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编微信,向我们供稿和进入微信群(添加请备注来源)。

农业产业信息网二维码
        网站声明:本网部分资讯来自网络,转载是出于促进信息交流、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本文养兔技术 兔传染性口腔炎症状及预防治疗措施侵犯了你的合法权益,请告之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本文链接:http://www.d1cy.com/jishu/201905/04/200005.html

[ 技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对养兔技术 兔传染性口腔炎症状及预防治疗措施的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技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京ICP备102030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