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D1看书网 > 资讯 姜元容方应珣免费小说 姜元容方应珣在线阅读

姜元容方应珣免费小说 姜元容方应珣在线阅读

时间:2024-03-11 09:54:53编辑:冷灵

戏长安

推荐指数:10分

《戏长安》在线阅读全文

姜元容方应珣是著名作者佚名小说里面的主人公,小说以形式来叙述,大大增加了难度。可想而知,作者对它倾注了多少心血!咱们接着往下看小小商家之女竟然敢于与方家嫡长子和离,这一消息在长安城中引起了轩然***。在宴会上,那些与我相熟的女眷们好奇地向我打听,我以微笑回应,语气中却带着一丝讽刺:“大概方大人也没想到,别人两年都做不到的事情,他半盏茶的工夫就办成了。”也有人对我不满,冷嘲热讽地说:“大家都说方大人行事果断,现在看来并非如此,对人用心不同,办事的速度也就不同。”

《戏长安》 第三章 免费试读

我只能在我的交际圈中向上寻找线索。我给远在神都的好姐妹许如霜写了信,她只提了一个名字:李世镜。尘封的记忆如同狂风般席卷而来。我与李世镜,原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年家的基业起于并州,十六岁那年,父亲病重,我初次掌管年家,族中的叔伯们都虎视眈眈,认为我一个女子无法掌管这么大的家业。我不服,一路将生意扩展到长安。年家在并州算是富户,但到了长安我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我想要在长安扎根,想要在这繁华之地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还想要亲手触摸盛唐的繁花似锦。

我拼命研究各种门路,香料、布匹、酒楼、车马、奴仆……凡是年家能经营的,我都用簪花小楷密密麻麻地记在账册上。半年后,从西域进来的密罗香一时名声大噪,一两香料抵得上一两黄金,我知道我的机会来了。我去佛前还愿,一身密罗香味在木质的檀香中显得格外张扬,而李世镜就在那时跪在了我身旁的蒲团上。

李世镜的突然出现,以及他那不经意间流露出的高贵气质,让我意识到他并非寻常人物。他的建议让我灵光一现,决定将密罗香作为新的商业契机。我聘请了一位调香师,不久后,我的生意便蒸蒸日上。在曲江池畔的宴会上,我再次遇到了李世镜,这次他身着华服,气度非凡,让人不禁为之侧目。

我主动与李世镜搭话,心想他或许能成为我在长安的重要人脉。无论是他对我的美色有所图谋,还是想要与我合作赚钱,我都愿意进行价值交换。在追名逐利的道路上,这是不可避免的。最低的期望,通过与他这样的富家公子交往,我至少能学会更多察言观色的技巧。

然而,随着我确认了他的皇亲身份,我开始收敛自己的心思。天潢贵胄,怎么可能娶一个来自并州小城的商家女呢?我与许如霜因成衣铺子而结识,她是我店里的老顾客。一次闲聊中,她得知她喜欢的衣裙大多出自我的手,便主动要求见我。作为户部尚书的女儿,她与我意外地投缘。

我向许如霜隐晦地询问了李世镜的情况。她收起了玩笑的神色,认真地打量了我一番,然后岔开了话题。临别时,她送我上马车,低声提醒我:“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她担心我会受伤,同时也担心因此得罪了李世镜。这位金尊玉贵的大小姐,竟然也有她不敢招惹的人。

许如霜在了解到李世镜的身份后,开始有意地提拔我,带我进入长安贵女的交际圈,教我复杂的礼仪和流行的妆容。她甚至让她的母亲收我为义女,这样我就能以更高的身份参与到更多的社交活动中。我明白,这些都是为了提升我的地位,增加我在社会上的筹码。我对此心存感激,但同时也清楚,我与李世镜的关系必须有个了断。

两年间,我的生意越做越大,涉及各行各业,财富积累的速度令人惊叹。然而,我知道李世镜不可能永远单身,而我也不可能永远依附于他。他未来的妻子绝不会容忍他身边有我的存在。于是,在我从并州回到长安的那天,我在一个李世镜为我举办的接风宴上,主动提出了不再见面。他低头玩弄着琉璃盏,情绪不露,只是简单地问了一个“为何?”我直截了当地问他:“你会娶我吗?”他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深深地看了我一眼,却没有回答。我们沉默地吃完了那顿饭,从此再无交集。

对于李世镜来说,我可以是他的学生,他的情人,但永远不可能成为他的妻子,成为大唐皇室的夔王妃。门当户对,确实是有道理的。但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帮助姜元容,为什么要阻止我。又是一个月末,我带着越儿来到曲江池畔游玩,路过那家熟悉的船宴。我让马夫停下,画舫华丽,是李世镜曾经最爱的地方。越儿兴奋地问我是否要进去,我犹豫了一下,最终决定下车。

我带着越儿订了一个雅间,店家热情地引导我们上楼。然而,就在二楼的转角处,我意外地遇到了从三楼下来的李世镜。

李世镜依旧保持着他的风采,岁月似乎并未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痕迹,只是眼角多了几道细微的皱纹,显得更为成熟稳重。他依旧偏爱那些颜色清雅的襕衫,总是能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唯一的变化,是他手中多了一串红珊瑚手持,那串珊瑚手串我曾有过,一模一样。

记得在我们好聚好散的那晚,我不慎让珊瑚手串绊在桌角,珠子散落一地。虽然心疼,但那串珠子的断裂似乎也预示着我们关系的结束。我故作洒脱地离开,而他则俯身帮我捡起。几日后,我总觉得缺少了什么,对那串珊瑚手串的失去感到惋惜。

他曾问我为何佩戴珊瑚这种不贵重的材质,我解释说广济寺的源法和尚告诉我,珊瑚正合我的命理,能带来好运。他当时只是嘲笑我的天真。如今,看着他手腕上的珊瑚手串,我有些出神。他注意到我的目光,似乎有些犹豫,但还是遣散了随从,向我打招呼:“仲漪,好久不见。”

我们没有久别重逢的欢喜,也没有隐藏的情愫。他招手让一个与越儿年纪相仿的孩子过来,介绍给我们认识。那晚,越儿和那个孩子玩得很开心,而我和李世镜却像分别那夜一样沉默。他手中的琉璃盏不停地转动,珊瑚手串就放在我们面前的案上,我几次想要开口,但最终没有说出口。他若是个痴情的人,我就不会有机会嫁给方应珣。我不问,是尊重我们之间的默契。

他饮完最后一盏酒,笑着对我说:“好歹我也手把手教了你两年,引火烧身的本事,我可从没让你学过。”答案似乎已经很明显,许如霜说对了,阻碍我打压姜元容的,正是李世镜。最初保护我不受贵女打压、酸儒笔伐的,也是他。

当庭轩轻声称呼李世镜为“父亲”时,我心中一震。尽管我刻意不去关注李世镜的私事,但据我所知,夔王妃的位置一直空缺。李世镜见我愣住,温和地解释说,庭轩是文王叔的孙子,父母双亡,文王叔也病重,圣人为了不让王府显得冷清,便将庭轩送到了他这里。我沉默地点了点头。

李世镜突然说:“我一直在等。”等什么?等他的夔王妃吗?我想问,但又不敢问。他突然插手我的事,究竟是什么目的,让我心中有些迷茫。当年我年轻貌美时都未能打动他,如今我已是和离之人,带着孩子,难道就能打动他了?

不过,李世镜说得对,以身作饵虽然有效,但确实愚蠢。无论是曾经讽刺姜元容,还是买人写话本,对姜元容来说,不过是小痒痒,顶多让她在长安无法再招摇。李世镜递给我一沓书信,示意我翻开。信中的内容让我震惊。“仲漪,等了八年是我的诚意,这也是我的诚意。”八年的平静终于被打破了。

最近,万年县再次传出姜元容与她夫家的官司,百姓们已经听得不耐烦。这次唯一的新意是,主审的不再是方应珣,而是县丞杜玄。方应珣曾说要把卷宗移交给同僚,我还以为他终于有了良心,但现在看来,他还是那个自以为是的男人。杜玄是他一手提拔的寒门子弟,刚从翰林院出来一年,能有多少能力?最终这些事还不是要方应珣来定夺?看透了他的小聪明,我感到有些无趣。

方应珣的行为让我感到恶心,他为了别的女人一再戏耍我。我决定采取行动,唤来了手下最得力的胡掌柜,吩咐他尝试与教坊司建立联系。胡掌柜的神色凝重,表示需要时间筹谋,这让我感到事情有希望。

和离两月后,方应珣似乎越来越后悔。他开始诚恳地向我认错,试图通过越儿与我重建关系。他带着越儿参与各种活动,让我不得不陪同。越儿虽然懂事,但方应珣的行为让我感到他在试探我的底线,试图用各种方式让我回头。

一天,我和越儿从京郊的皇庄钓鱼回来,方应珣父子俩送我回年府。下车后,我对方应珣说:“你说你做事有始有终,那么我给你一个终结的机会。一个月内,如果你能和姜元容彻底断绝关系,我们就再婚。”我给了方应珣一个明确的期限,这是他最后的机会。

我的态度坚决,不再像以前那样犹豫不决。我知道,我需要为自己和越儿的未来做出最好的选择。方应珣必须做出决定,而我也将根据他的选择来决定我们的命运。这是一场关于信任和未来的赌注,而我已准备好面对一切可能的结果。

戏长安

戏长安

作者:佚名类型:古言状态:已完结

小小商家之女竟然敢于与方家嫡长子和离,这一消息在长安城中引起了轩然***。在宴会上,那些与我相熟的女眷们好奇地向我打听,我以微笑回...

小说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