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D1看书网 > 资讯 1966~1976年中国国民经济概况习近平李成瑞大结局小说全集阅读

1966~1976年中国国民经济概况习近平李成瑞大结局小说全集阅读

时间:2019-12-30 11:17:44编辑:以山

1966~1976年中国国民经济概况男女主角为习近平李成瑞,由佚名创作的一部十分精彩的历史小说,目前已完结。全文讲述了本书所涉年是新中国特殊的历史时期----“”时期,本书是作者承担的中国社科院五年规划重点项目。作者以大量翔实珍贵资料,全面反映了1966年-1976年期间我国国民经济的状况。尽管到处都在“革命”、“”、“文攻武卫”、“大批判”,但在*、、等老一辈革命家勉力支持下,经济建设仍有进展有成效,科研成果不断… 当然,总体上是“革命”严重挫伤了生产力,以致许多行业到了崩溃边缘。书稿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史家眼光看待这十年,在叙述历程,列举事例、数据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其缘由,评价了其得失。是一部有份量的经济史稿。

《1966~1976年中国国民经济概况》 第三节产生分歧的原因〖=〗 免费试读

第三节产生分歧的原因〖=〗

目前,在这一问题上仍然没有形成共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党史、国史、经济史学界存在着各说各话的情况。有些历史学家限于对经济学不够了解的弱点,只从政治角度下结论。而某些经济史学者又限于对政治大环境的把握和研究不够,比较片面地强调数据和量化分析,缺少对决策、战略的理性分析。

不少学者特别是经济史学者,虽然表示“濒临崩溃边缘”应当有量化的标准,不赞成离开经济数据去使用这一说法,但是尚未与党史、国史学者用互补的方式进行共同研究,对“文革”时期的经济状况没有使用统一的统计口径进行量化评估。比如“文革”到底造成了多少数量的经济损失,就众说纷纭。

1977年12月,李先念在全国计划会议上说,“文化大革命”动乱10年,在经济上,仅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新中国成立30年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80%,超过了新中国成立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据陈东林后来采访起草这一报告的国家计委有关领导干部,他指出这一数字是临时估算的,有“冒叫”成分。。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引用了这一数据。席宣、金春明著作据此认为:如果按照正常年份每100元投资的应增效益推算,“文革”10年间国民收入损失达5000亿元,相当于败掉了1949年至1979年全部国营企业固定资产原值的同样一份家当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349、352页。。

也有人指出,这里讲的“损失”实际是指少增长的数量,不等于没有增长,与实际“败掉了”“一份家当”毕竟不是一回事。从整体上来说,这种损失主要是指应当达到的经济指标未能达到,即我们常说的,如果没有“文革”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显然,这是在正值基础上增长与应该增长更多的比较,而不是在“经济濒临崩溃”负值基础上与正值的比较。用不同模式推算得出的“少增长”数字,差异也是颇大的。即使按照正常年份每100元投资的应增效益推算,也要考虑各种因素,不可机械地比较。如20世纪90年代某些年全国国有企业的该效益即低于“文革”时期。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第609页。

在定量分析方面,胡鞍钢的著作很有特点,专门用一节“对经济损失的定量评估”进行了分析,采用的方法是将估计的中国经济长期潜在产出率与实际增长率相比较。结论是:“由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和影响,1957-1978年期间实际GDP增长率为54%,低于75%-9%的模拟结果。”胡鞍钢:《中国政治经济史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10页。

二、由于“文革”时期是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对经济状况的分析不能完全机械、静态地用正常时期的经济数据来定论,必须动态地看到结构、效益上带来的危害。同时,也要把“文革”时期一些经济决策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长远经济战略联系起来考察,而不应通通归咎于“文革”运动。

有人认为,有些长期和宏观因素是我们评价“文革”时期经济状况时应该考虑进去的。

1为实现工业化目标而预付的代价。中共八大提出,要用三个五年计划时间,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初步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为此,投资必须优先集中在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然后才考虑农业轻工业;处理积累和消费,必须保证提高积累率来发展生产资料,然后才能适当提高人民生活。这个原则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工业化的共同道路。因此,“文革”时期经济建设投资积累率高、消费率低,重工业投资大、农业轻工业投资少,生产性项目多、生活性项目少,投资效益低、见效慢,有一部分属于为以后发展预付的代价,和单纯的损失是不同的。如前面所说,1976年我国人均年消费粮食只有381斤,反而低于1952年的395斤,这主要是当时粮食出口和“备战备荒”导致供应政策降低标准,和经济增长无直接关系。实际上,“文革”时期,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已从1965年的536斤提高到了1976年的612斤。

2在特殊国际环境下为保证自身安全必付的代价。1964年和1969年,美国和苏联都曾向中国发出核打击威胁。在这样的形势下,决不能用大规模战争没有爆发的事后估计,来判断当时的战备是否有必要,更不能用通常情况下的价值准则来判断“三线”和国防建设是否“合算”。同样,这一时期的外援,也带有改善自身环境、遏止霸权主义扩张的作用。如援越抗美战争,中国付出了200亿美元,大多数是在“文革”时期提供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革”时期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也含有为维护自身安全和世界和平所付出的牺牲。

3为调整经济不合理状况付出的代价。回过头来看,如果没有以“文革”时期为主进行的三线建设改善了内地的工业交通和科技状况,改革开放时期要提高中西部的经济水平,将面临更加艰巨的任务。20世纪70年代初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成就最大的时期,使农村的生产条件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为改革开放以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个体经营方式抗御自然灾害的侵袭提供了保证。那一时期蓬勃兴起的对外引进和农村社队工业,实际上也是80年代对外开放和乡镇企业大发展的先声。

可见,对“文革”时期国民经济状况的研究是一个需要党史、国史、经济史学者共同协作,以调查分析得出的可靠经济数据,结合时代背景、历史条件、战略目标、认识局限等动态来进行分析的课题。因此,本书只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经过党史、国史、经济史界专家的批评指正,能获得一个比较客观、为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结论。

1966~1976年中国国民经济概况

1966~1976年中国国民经济概况

作者:佚名类型:历史状态:已完结

本书所涉年是新中国特殊的历史时期----“”时期,本书是作者承担的中国社科院五年规划重点项目。作者以大量翔实珍贵资料,全面反映了...

小说详情